H1和H2受体都是组胺受体的亚型,但它们在身体中的分布、功能与被阻断后的成效有所不同。
H1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呼吸道平滑肌和血管等部位。当这类受体被激活时,可以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支气管缩短等症状,致使过敏反应如红斑、瘙痒、水肿等。因此,H1受体阻断剂主要用于缓解上述症状,譬如抗组胺药(比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就是这些药物,它们通过角逐性地结合到H1受体上,阻止了组胺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或预防过敏反应。
相比之下,H2受体主要存在于胃黏膜细胞中。激活H2受领会促进胃酸分泌。因此,H2受体阻断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有哪些用途是降低由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问题,这种药物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总结来讲,H1受体阻断剂主如果对抗过敏反应的药物,而H2受体阻断剂则是用来控制胃酸分泌的。两者有哪些用途机制都是通过角逐性地占据相应的组胺受体位点来达到治疗成效的。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