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八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号《医师考试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卫生部医师考试委员会对中医类别中医、中西医结合2005版医师资格学优网纲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006年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医师考试。
2006年2月,卫生部医师考试委员会颁布了2006年版中医师学优网纲,在突出中医、突出临床、突出入门知识的原则下,合理删减了部分考试考哪几科,将中医经典著作内容纳入了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范围之中,将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等科目纳入了考试范围,同时合理扩展了各考试考哪几科的常识范围。
本次大纲修订在突出中医、突出临床、突出入门知识的原则下,合理删减了部分考试考哪几科,将中医经典著作内容纳入了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范围之中,将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等科目纳入了考试范围,将针灸学纳入了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范围,同时合理扩展了各考试考哪几科的常识范围。
大纲是考试的命题依据,格式分为单元、细目、要素,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反映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基本需要。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科目为: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包含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实践技能考试知识点考查考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常识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含职业素质、病史采集、病例剖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和辅助检查六部分。通过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可参加综合笔试。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注
1.自2024年开始,取消中医中师承和确有专长职员考试中的西医内容。
2.增设壮医、朝医和傣医考试,其中壮医考试自2024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朝医和傣医考试自2024年开始逢单数年进行。
相关文章推荐